近福清的春节活动真的好多好多!
前两天,就在石竹山和利桥古街,福清漫步也和大家一起观看了中国非遗文化的盛大表演。


活动现场人真的超多,里里外外都是来看表演的观众,是真的达到了一个摩肩接踵、人山人海的架势。
就让我们跟着航拍,一起沉浸式观看来自潮汕英歌舞和建瓯挑幡的精彩表演吧~

潮汕英歌舞,俗称“唱英歌”“扣英歌”,又称“因歌”“秧歌”“莺歌” ,是流行于广东汕头、潮州、揭阳、汕尾及福建漳州等地区的一种糅合南派武术、戏等剧地方艺术的民间广场舞蹈。

这次在福清市表演的是潮阳古帅青年英歌队。
每个表演者的脸上都画着脸谱,每个人的脸谱又是不一样的,因为这个英歌舞他的故事是取材自《水浒传》攻打大名府这个桥段,每个人都代表着梁山108个好汉的其中一个。
演员们手上拿的木棒就是英歌槌,有的人会拿手鼓,我们可以找一下里面有没有拿手蛇的,这个人特别不一样,他就是鼓上蚤时迁,一般司大鼓的人就是宋江或者林冲,由梁山上有大佬气质的人来拿这个鼓。

这是要把手机竖起来才能拍到全貌的建瓯挑幡。
这个中幡是由幡杆、伞、旗子、幡面和铃铛组成的,有十几个套路,五十多个动作,这些动作还有一套说法,比如“手舞东风转,肩扛南天松,肘擎中军令,牙咬北海塔,口挑百战旗,鼻托乾坤棒,脚踢西方柱”。

别看表演者舞得很顺利的样子,其实挑幡难度很高,因为表演者手上的幡,全长就有十多米,光是重量都有20公斤,号称“中华第一幡”。
可想而知,挑幡的过程中,表演者的力量和节奏是多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。

发表评论